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乃伪报曰:「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後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最初益州牧刘璋纲纪不振法令衰弛,周瑜与甘宁都劝孙权取蜀,孙权以此谘询刘备的意见,但刘备因为自己久欲染指益州,便假意回报孙权道:「我刘备与刘璋俱为汉朝宗室,希望凭藉祖先明灵彼此依护以辅佐汉室。今刘璋得罪足下左右之人(得罪左右是一种客气的说法。不说得罪孙权而说得罪孙权左右之人,与不敢直称皇上而称陛下是同样的道理)使足下意欲兴兵问罪一事,我刘备听了私下悚然而惧,几欲掩耳不闻,还望足下宽恕刘璋所犯下的错误。若足下不听我的请求执意攻打刘璋,那我刘备则於宗室间的信义有亏当披发入山永不过问天下之事了。」孙权因此放弃侵略四川。後来刘备反而西征刘璋而留关羽留守荆州,孙权大怒骂道:「这狡狯的老贼居然敢骗我!」关羽镇守荆州因为与鲁肃的军队邻近,双方屡生狐疑,彼此矛盾的情形愈发严重,而边界犬牙交错,为了边境土地的归属两方各执所见常闹得不愉快,而到头来鲁肃每每对关羽让步以保全两家的情谊。刘备平定益州後,孙权要刘备交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理他。孙权於是派遣吕蒙率众直接去接收三郡,而刘备在得知孙权进军的消息後便从巴蜀返回公安,并派遣关羽出兵争夺三郡的统治权。是时鲁肃屯军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一同谈判,双方兵马各驻扎在会场百步之外,将领一级的高级武官俱单刀赴会。会议上鲁肃责问关羽道:「过去我方好心地将土地借予你们,是因为贵军兵败远来无立锥之地的缘故。眼下既然贵方已占领益州,就该把土地归还我家。岂知不但寸土未还,就连我方退一步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你们也不肯从命,……」话还没说完,坐中有一人插嘴道:「土地向来便是有德者居之,哪有专属一家的道理?」鲁肃听罢大声喝斥声色俱厉,关羽拿刀起身道:「这是国家大事,这小子懂什麼!」瞪了那人一眼那人便乖乖地离开会场。後来刘备应许孙权,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的长沙、江夏、桂阳尽数割与孙吴,而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则属刘备,两家於是罢军。
荆州孙吴其实是没有法理上的统治权,所谓「借荆州」一事,就实质方面看来鲁肃接替周瑜後便由江陵撤退到陆口,可见实际上真正从孙吴转交到刘备的土地大概只有南郡而已。但无可否认赤壁之战的主力确实是孙吴,後来把屯军南郡的曹仁打跑时虽然刘备并非没帮上忙但出力较多损失较大的也是孙家部队,而刘备趁此良机一举吞并荆南四郡,对江东上下而言实在很难教人心平气和,但无论如何荆州确实不属於孙吴。孙权接二连三采用偷袭手段未免失之光明正大,鲁肃夹在其中真是难做人。对於荆州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参考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借荆州之非〉一文,非常有启发性。
单刀会上插嘴的那位老兄因为义正词严甚得後人欣赏,所以戏曲小说就给他安了一个名字叫周仓,专门给关公扛大刀。三国时代有两位现在非常有名但历史上虽有其事却无名无姓的家伙,分别是貂蝉与周仓,看这两位故事的形成过程也是蛮有趣的。貂蝉在《三国志平话》是吕布失散多年的妻氏,《三国演义》里则变成王允的义女,「关公月下斩貂蝉」一戏又被关公的大刀斩掉了;周仓则从无名无姓到了《三国演义》里连籍贯也跑出来了,後来在民间的传说里关於周仓的小故事几有直追关公的态势,反而是有名有姓的关平面目模糊。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人物能发挥的地方有限,反倒是这种虚构人物有较高的可塑性,故事就这样越编越多了,这也是挺好玩的。就严谨的历史讨论而言固然不宜提及貂蝉周仓,不过我倒倾向随性一点,既然他们在历史里也非全无记载,那麼也无须汲汲於否定他们的存在。董卓吕布间没有貂蝉的话故事就不有趣了,关公就是要骑赤兔马就是要找周仓帮他扛大刀才神气,读历史好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