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条
汉水以东为佷子潭,潭中有石碛洲,长六十丈,广十八丈,世亦以此洲为佷子葬父于斯。
【按】后文云:佷子,前汉人。"又东过山都县条"载:(山都县)沔水北岸数里有大石激,名曰五女激,或言女父为人所害,居固城,五女思复父怨,故立激以攻城。城北今沦于水。亦云有人葬沔北,墓宅将为水毁,其人五女无男,皆悉巨富,共修此激以全坟宅。然激作甚工。又云女嫁为阴县子妇,家赀万金,而自少小不从父语,父临亡,意欲葬山上,恐儿不从,故倒言葬我着渚下石碛上。佷子曰:我由来不奉教,今从语,遂尽散家财作石冢,积土绕之成一洲,长数百步,元康中始为水所坏,今石皆如半榻许,数百枚聚在水中。激,此处系阻遏水势之物。
"又东过山都县东北"条
襄阳太守胡列有惠化,补塞堤决,民赖其利,景元四年九月,百姓刊石铭之,树碑于此。
【按】襄阳太守胡列,正史缺载。此条可证汉魏时鄂西北部分地方官吏对当地开发大有促进作用。襄阳地的发展,与当时政府引导有很大的关系。
沔水又东径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径隆中,历孔阳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按】诸葛亮事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东过襄阳县北"条
(万)山下水曲之隈,云汉女昔游处也。故张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汉皋,即万山之异名也。
【按】《水经注》"沔水"下言"汉女"两次,盖言汉代时某女子。
(檀)溪之阳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悉人居......溪水傍城北注,昔刘备为景升所谋,乘的颅马西走,坠于斯溪。
【按】徐、崔乃襄阳名士,与诸葛亮有旧。"檀溪跃马"一事,见《三国志·先主传》裴注,似出《世语》,但时人即不之信。
城北枕沔水,即襄阳之故城也,王莽之相阳矣......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立为襄阳郡,荆州刺史治,邑居殷赈,冠盖相望,一都之会也。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俨然,颜色不异,犹如平生,墓中香气远闻三四里中,经月不歇。今坟冢及祠堂犹高显整顿。
【按】刘表夫妻尸体事,如可信,可证其时特殊的尸体保护技术,湖北古尸发现较多,刘表可谓有载以来第一例。
《汉晋春秋》称,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父笑而不答,温因与之言,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按】《三国志·桓帝纪》未载。盖小说家言。张温,事见《后汉书·灵帝纪》、《三国志·董卓传》。
"又从县东屈西南"条
沔水中有鱼梁洲,庞德公所居,士元居汉之阴,在南白沙,世故谓是地为白沙曲矣。司马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岂待还桂柁千里,贡深心于永思哉。水南有层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于此,常所止憩,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其声韵似孟达《上堵吟》矣。
【按】庞德公、庞统、司马德操,俱襄阳名士。刘表乃当时襄阳文士之首,其间聚谈唱和频繁。此节可见汉魏之时士林风气和生活趣味。庞德公,《后汉书·逸民传》有传。
沔水又东南径蔡洲,汉长水校尉蔡瑁居之,故名蔡洲,洲东岸西有洄湖,停水数十亩,长数里,广减百步,水色常绿。杨仪居上洄,杨颙居下洄,与蔡洲相对。
【按】此节可见汉魏间襄阳居住及生态环境较好,为文士所喜居。中原士人避乱襄阳,亦有其自然环境的原因。杨仪,《三国志》有传。杨颙,《三国志·王元泰传》注引《襄阳记》有小传。
又东入侍中襄阳侯习郁鱼池。郁依范蠡养鱼法作大陂,陂长六十步,广四十步,池中起钓台,池北亭,郁墓所在也。列植松篁于池侧沔水上,郁所居也。又作石洑,逗引大池水于宅北作小鱼池,池长七十步,广二十步,西枕大道,东北二边限以高堤,楸竹夹植,莲芡覆水,是游宴之名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