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论 张昭(转,原文作者—— 灿烂海滩 )     发新帖 
  《三国志·周瑜传》:“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三国志·朱治传》:“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三国志·程普传》:“裙策薨,与张昭等共辅孙权,遂周旋三郡,平讨不服。” 
  
 《三国志·董袭传》:“瘢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问江东可保安否袭。” 
  
 正是由于张昭的不懈努力,方能团结东吴大部分文武,才使得孙权得以顺利地继承孙策的事业。 
  
 其次,吸收和安抚宾旅寄寓之士。《三国志·孙皓传》注引《辩亡论》提到: 
 
  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 
 
  关于这一点,田余庆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中提到:“孙权也力求缓解与宾旅寄寓之士之间的紧张关系,团结他们以巩固在江东的统治。这样,在孙策时蛰不出的许多宾客也归心孙权。张昭、周瑜在这方面起了突出的作用。” 
  
 对于张昭在这个时期的作用,王永平认为:“孙权即位之初,作为孙策首席顾命大臣,张昭成为孙氏政权的主心骨。正因为如此,孙权对张昭十分尊重……可见当时(孙吴)的倚重及其作用之显著(见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一书)。” 
  
 根据以上史料的记载和学者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此时的张昭如日中天,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张昭并没有延续这个良好的势头,而是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 
  
 四 
  说来也奇怪,从张昭辅佐孙权之初的这四项举措之后,史料中记载张昭的事迹基本上都变成了张昭与孙权、周瑜、甘宁等人的冲突上了。先来看看在东吴建国前的几段材料: 
 
  1.《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责权质任子。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乃独将瑜诣母前定议……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 
  
 这次分歧应该说孙权同张昭之间的第一次重大分歧。初步争论没有达成共识,最后只好将孙权的母亲------也就是后人俗称的吴国太给搬了出来,才拿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遂不送质”。 
  
 2.《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 
  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臣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拮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这两个记载,后世的评论较多,大都认为张昭是不想走军阀割据的道路。南北朝裴松之就认为: 
  
 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籓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这种观点也为现代一些学者所赞同。王永平在《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一书也认为: 
  
 张昭以为孙权在舆论、实力两方面都无法与曹操相比。其中在舆论上,曹操“托名汉相”,“动以朝廷为辞”,对张昭等人具有极大的心理征服力。作为儒学名士,张昭等人深受名节观念的熏染,东汉王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其名分依然有很大的影响。
admin  2011-04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24 10:53:28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