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中国古兵器-刀-组图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0 人气180 |< [1] [2] -> >|
1楼.  刀的历史可追溯到很远很远,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初学记》)。据考古学者对出土的石器测定,确认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制作和使用石刀了(如图:原古石刀)。从出土的原始社会名类石刀看,它们大小不同、长短不一、形状各异。有长方形、半月形、扁平形、采形、钺形的,有无孔、单孔、双孔以及3孔、5孔和7孔等到多孔的。原始人在制作石刀的同时又制作了陶刀、蚌刀、骨刀等。这些刀除了原始人利用现成的锐利的石片、蚌片、碎陶器及兽骨等到来作为刀之外,大量的都是经原始人辛勤劳动,用打、撞、敲、磨等方法制造而成的。原始人利用这些刀防御猛兽袭击,利用这些刀来世、砍、划、刮、割动物之皮,还利用这些刀与野兽搏斗和与邻邦族争生存。可见,刀在原始社会既然是劳动的工具,又是自卫防身的武器。

[楼主] 333  2011-04

2楼.  夏代铸铜工艺已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那时铸造的青铜刀大都是仿照石刀、骨刀等制成。如,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出土的骨柄铜刀、骨刀等制成。如,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出土的骨柄铜刀,双面开刃,成片状,一端还镶在兽骨制的柄内。夏代铜刀虽未脱离石刀、骨刀等形状,但与砂始社会时期限的石刀、陶刀、骨刀、蚌刀等相比,质地硬、刃部锋利。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当时人们已基本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质,能按一定的比便来制造铜锡合金青铜刀。商代的青铜刀较普及,样子也较多,从河南、湖北、北京、山西、山东等地出土的文物看,有长条形刀、环首刀、兽头刀、大刀、扉刀(如图:商代的扉刀)等。这些刀除为生活用刀之外,还有可能用于狩猎及战斗。此时的刀,短的不及20厘米,可佩系身上用于自卫;长的可绑在木柄上用作大型战刀。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式样较前期更多,除一般的长条刀、环首刀、动物纹柄刀、柄端穿孔刀外;在四川喜德拉克四合、广东德庆战国墓、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还出土双柄铜刀、铜靴形刀、凸齿柄刀等;在绘画中也出现了一些以刀为题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3楼.  到了汉代,刀逐渐代替剑成为战场上两军拼杀的重要武器。在山东沂南挖掘的没代画像石英钟墓门上,刻有一幅画,交战双方,不论步兵还是骑兵,都是一手持盾、一手挥刀,生动的表现了刀已是汉代军队中的主要兵器之一。那么,刀又是怎样从战场上把长剑排挤出去,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武器的?其原因是汉代骑兵勃兴,战场上要想杀伤敌人,不是用剑向前推刺,而主要靠挥臂劈砍。同时,由于击打格斗技术提高,需要有格架防守性能强的器械。对于此,就当时而言,只有刀才合适。汉代,较为流行的刀是一种用于劈砍的短柄长刀,这种刀一侧是锋利的刃口,另一侧是厚实的刀脊,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刀柄首端有扁国的环,人们常称它为“环柄刀”或“环首刀”。 

汉人,尤其是帝王公卿中,形成了一种由以往平时佩剑改为佩刀的风气。例如,《汉书·苏武传》载,汉王朝派苏武出使匈奴,当匈奴逼苏武投降时,“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汉代制刀技艺高超,先后制造出30栋、50栋乃至“百炼”的钢刀。1974年山东苍山县出土的东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造的钢刀,经北京钢铁学院测定,证明它是由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4楼.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刀仍是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制刀技术也更为精湛。据《诸葛高别传》载:蒲元“为诸葛亮造刀三千口……刀成,以竹简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雉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当时刀的生产量非常大,除上述蒲元为诸葛亮造刀3000口一例外,陶弘景《刀剑录》中也谈到孙权在“黄武五年采武昌山铜铁作十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钢越炭作之,上有大吴篆字”。

[楼主] 333  2011-04

5楼.  两晋南北朝时期,冶炼技术不断高,出现了用生铁与熟铁合炼而成的横法钢、灌钢等。用这些钢制造的刀,锋利非凡。据说齐綦母怀文用灌钢制造宿铁刀,能斩甲过30扎,切铁如泥。今人在湖南、江苏和广西等地曾出土了这一时期的刀及持刀武士俑。 到了唐代,刀渐改为无环的装柄刀,在军事上的应用已超过了剑。李签在《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器械篇》中讲,一军12500名士兵中,装备有佩刀8分,1万口;陌刀2分,2500口,也就是平均每人装备1把刀。

[楼主] 333  2011-04
tieba123.com

6楼.  唐代的刀,分为仪刀、鄣刀、横刀和陌刀。 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它在晋代称御刀,后魏叫长刀,隋代定名为仪刀;鄣刀即障身刀,是一般官吏佩带的武器;横刀为兵士所佩,刀名起于隋代,当时又称佩刀;陌刀属长刀类,步兵所持。五代亦有名种名称及式样的刀,今人在苏州七子山五代墓中出土了一把鎏金漆鞘铁刀。

[楼主] 333  2011-04

7楼.  宋元时期的刀,形状有了改进,从狭直的长条形方刀头,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有护手,并且去掉了些扁圆形的大环和鸟兽饰物。从出土文物和古籍中看,宋代的手刀及元代的大刀等短柄刀数量较少,而各种长柄铁刀则较多。据《武经总要》记载,有屈刀、掉刀、鑵耳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这些长柄铁刀适宜实战,军中善使者不少,如较为著名的济南“大刀关胜”。

[楼主] 333  2011-04
123

8楼.  元代以后,长柄刀在军队中逐渐少用。明代虽还有偃月刀和钩镰刀等长柄刀,但偃月刀只是“以之操之示雄,实不可施于阵地”,即作为教练用刀;用于作战的只有钩镰刀一种。明代多见为短柄刀,尤其是短柄长刀,在戚继江的军队中还流行着一种刃长,柄较一般短刀长,便于双手握持的腰刀。这种刀和日本的倭刀相似,是明军在抗倭战斗中吸收了倭刀的优点而制成的。它的造法是“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此当辨之”(《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

[楼主] 333  2011-04

9楼.  明代是我国武术发展的盛期,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刀术的探索、研究也进而加深,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刀法的著作。如程宗猷的《耕余剩技·单刀法选》、戚继光的《辛酉刀法》等(如图:戚继光《辛酉刀法》中的演练图)。 清代军队中流行着长柄长和短柄长刀2种。长柄刀大体有:绿营缭风刀、绿营虎牙刀、藤牌营挑刀、绿营片刀、绿营宽刃大刀等;短柄长刀有:朴刀、腰刀、顺刀、长刀、船尾刀、各种佩刀和窝刀等。 清代刀制,较前各代繁杂而丰富。除军队中流行的一些刀外,在民间和反帝、反清的起义队伍中也流行着各种刀,涌现出不少善使刀的人士。据《太平天国野史》载:女将杨二姑,每逢战斗“辄以黄巾裹头,大红战裙,与其夫并辔而出,冲锋陷阵,人莫能敌”,其“刀长七寸(约今22.4厘米),锋利无比,每临阵,胸前垂一革囊,囊中累累者,皆利刃也。自称飞刀神手。”

[楼主] 333  2011-04

10楼.  近、现代国内流行的武术用刀(如图:近代的刀),种类很多,有大刀、单刀、双刀、柳叶刀、九环刀、云头刀、雁翅刀、子母刀、麟角刀、戟刀、砍刀、苗刀、朴刀、日月刀等等,刀尽管名称不一,但在构造上,大体都包括刃、背、尖、盘、柄5个部分。这些刀的和形状和种类不同,在用法和要求上也有所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属长器械的大刀,在动作上要背(刀背)刃(刀刃)分明:首先,“大刀看刃”,是劈、是抹、是撩、是斩都要清清楚楚;其次,“手不离盘”,即右手不能离开刀盘下边的“定手”处(定手即刀盘下边包有一块铜皮或铁皮的地方),但练“撇刀”的除外。大刀的主要刀法是:劈、抹、撩、斩、刺、压、挂、格、挑等。属短器械的单刀和双刀,其运动规律的要求是:“ 单刀看刀,双刀看走”。练单刀时一手持刀,另一手要配合好,要有一定的位置和一定的路线。俗话说单刀为“百兵之胆”,又说“刀如猛虎”,所以练单刀要勇猛有力,灵活便利,并有“四要”之说:一要刚毅勇猛,二要快似流星,三要干净利落,四要杨柳临风。单刀的主要刀法有:劈、砍、撩、扎、挂、斩、刺、扫、架、截、拦、抹、腕花、背花等。“双刀看走”是说练双刀时刀法要与身法、步法相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回复0   |< [1] [2] -> >|

  登录 | 注册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24 13:44:43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