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古代兵器简述(转贴)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27 人气761 |< <- [1] [2] [3] -> >|
11楼.  很显然,刀既有利于砍劈,又比剑节省工时,是一种非常适用于骑兵时代的好武器。所以刀很快的排挤了剑。这一点可以从西汉流行佩剑变成东汉流行佩刀看出。从此以后剑在中国一蹶不振,越来越沦为一种礼器甚至“法器”。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其他文明国家,西亚从萨珊波斯开始,到阿拉伯崛起之后就完成了刀取代剑的过程(无论是我国还是欧美,似乎都把刀作为西亚短兵器的象征,其实西亚各国在阿拉伯之前,大都跟欧洲人一样使用短剑)。阿拉伯人使用的是一种短弯刀,它是著名的“大马士革钢刀”的雏形。印度也大约在同一时间用刀取代了剑(只是因为印度在孔雀王朝崩溃到笈多王朝兴起之间有500年的历史纪录贫乏——其中贵霜灭亡后两百年内尤甚——所以具体情形不是很清楚)。我们只知道著名的乌兹钢刀从这时起开始发展。西亚和南亚国家普及刀的过程,跟中国有个不同之处,即刀的普及与马镫的普及同步。
  说到刀的历史,不能不说古代世界两种顶级好刀:乌兹钢刀和武士刀。
  先说乌兹钢刀,欧洲人称它为大马士革钢刀,因为阿拉伯人是制造乌兹钢刀最出色的工匠,而大马士革又是这种刀制造工艺最好以及欧洲人比较熟悉的地区之一。乌兹钢刀是用印度铁矿石打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12楼.  乌兹钢刀比较长,因此重量较大,但又是单手持握的(着从刀柄特写可知)。所以需要很大的腕力才能挥舞自如,使用者也容易疲劳。而另一种著名的刀就没有这种缺点,它就是武士刀。
  跟传遍世界的乌兹钢刀不同,武士刀始终是日本特产,真正的好刀都产自日本。大体上,从古坟时代到707年为直刀(上古刀)时代,从806年到1572年为古刀时代、从1573年到1867年为新刀时代、1868年到现在为现代刀时代,可见新刀时代以前的武士刀,属于我要讲述的古代刀的范围。日本刀的发展可能受了唐朝横刀的影响,我曾看过横刀的仿制品照片,跟后来的武士刀有些相似。但吉备真备从中国带回的武器只有弓箭,这似乎说明早在遣唐使时代,日本刀就已经足够优良,无需借鉴中国技术了。无论如何,到了廉仓幕府时,武士刀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欧阳修曾作《日本刀歌》来盛赞这种武器。到了明朝,倭寇从日本得到大量的武士刀与明军作战,令明军感到很是为难。戚继光羡慕气恼之余,对中国自己的制刀技术大加抨击:“腰刀造法,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平磨无肩,乃利,妙尤在尖。近时匠役将刃打厚,不肯用工平磨,止用侧锉,将刃横出其芒,两下有肩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13楼.  与武士刀、乌兹钢刀名声相仿的还有马来亚的克力士,我在《轻兵器》上见过这玩意儿的照片,感觉那应该被归入剑的范围。至于武士刀跟乌兹钢刀是否交过战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有过的。因为仿制乌兹钢刀的中国人曾经进攻过日本,不过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也就不能说什么了。如果个人选择的话,我绝对选择武士刀,不为什么,就因为它美。
  当乌兹钢刀和武士刀崛起的时候,长刀的发明者中国人却表现不佳。从环柄刀到横刀,再到腰刀,中国的刀同样是为了适应马上劈砍,渐渐的由直身变成弯身。但在两种名刀的光芒笼罩下,中国刀未免显得逊色了。而且不知为什么,中国刀的制作工艺有时候不升反降,比如前面所引戚继光抨击当时中国制刀业粗制滥造的话,就反映出制刀业的堕落。不过,明朝的腰刀,如果认真制作,其威力和外观仍然是很出色的
[楼主] test  2011-04

14楼.  投石带:在射击兵器中,只有这一种在奴隶社会以后就消失了。其发明时间不详,从大洋洲、非洲很多原始部落直到20世纪还使用它来看,它也是一种古老且不约而同的发明。从出现到消失,投石带的变化不大,都是用一条皮带或绳索制作,中间宽,用以兜石,一段有环,可以用手握住,另一端则无。把兜上石头的投石带在头上旋转,逐渐加力后放开无环的一端,石块即快速飞出。这样可以把1/4公斤的石头掷出150米外。投石带可以投掷光滑的石块,也可以投掷铅弹。到了火药出现以后,还可以投掷早期的榴弹。
  很显然,投石带跟弓弩相比,最大的好处是经济性好。上面已经讲了它的结构,这种武器显然是很好制造的。石块的要求也不高,最多圆些光滑些就行了。第二个好处是方便训练和补充。从投石带的使用来看,显然比弓省力和易于操作,而且大多数地面石头和其他小重物很常见,一旦储备枯竭,可以随地补充。因为结构简单,如果损坏,投石带也可以及时修复。投石带的另一个好处是石头从半空中下坠,对于专注于正面防御的敌军来说,颇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但投石带的缺点也是明显的:精度太差,它的初速比箭更慢,而且呈抛物线飞行,精度根本无法保证。杀伤力也不足,在掷中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15楼.  盾:最早的盾是藤编成或者木制的。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在人类跟其它猛兽和人科动物进行决死战的时候,他们都是只使用进攻性武器,义无反顾地扑向敌兽的。最早的盾是哪里出现的,很难知道了——因为材料的关系,它容易腐朽,腐朽后的痕迹又比较难跟其它木制生产生活用品区分开来。不过早期的文明国家,如埃及、苏美尔城邦都有了盾,这是肯定的。当面对猛犸、短面熊、狮子、野牛、尼安德特人、东方直立人的时候,人类从来没有想到过要保护自己,到了成为动物界无可挑战的霸主的时候,却需要盾牌的保护了,这是否说明人类最害怕的还是自己的同类呢(当然也有早期工艺不发达的原因。但是弓箭发明的时间这么早,用工艺来解释防护武器的不发达是不大恰当的)?
  早期的盾是藤编木制的,这样就有了问题:滕制的盾容易被有刃兵器砍开,而木制的盾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在受到强力砍击时,容易沿木材纹理裂开的毛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在盾牌上包裹较坚韧的材质,古王国时期的埃及军队已经这么做了。到了中王国时期,埃及盾牌主要是上部成半圆形,下部为长方形的一种盾牌,外覆毛皮,毛皮覆盖整个盾面,用钉子固定。此时还出现了可以遮盖全身的圆形巨盾,由于太过沉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16楼.  战船:写这一节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超级的事,随着一声轻描淡写的“电压不稳”,我两个半小时的灌水成果全部化为乌有。现在大家看到的全是重新写过的东东。
  船的出现比盾牌的出现早,但足够安全可靠,可以作为战船的船的出现,则比盾牌晚,第一次海战则更比第一次使用盾牌的战斗晚得多了。
  最早发展出战船的是古埃及人,时间是5000年前。在距尼罗河13公里的阿比杜沙漠,出土了当时的14艘船只,长度在18米到25米之间,有桨手座位。第五王朝时期埃及为了寻找雪松,成一次派出4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当时,埃及船只制造技术已经很完善,船只由桨帆作为联合动力,一般的船上有30名桨手,一面风帆,船尾有作为舵的长桨。风帆由两根桅杆共同顶张,由定桅索固定。从船头到船尾,有中央大索加固船身,所有索具使用绞紧法绷紧。船上有舱室,船只榫和也已经很精确。第五王朝最大的船有100肘尺,合52.3米长。在胡夫金字塔出土的两艘船,长32.5米。这样的大船,有两到三面风帆。当时中央主管造船的官员,称为“船舶建造者”,还设立了两支舰队。中王国时期,埃及造船和操船技术又有提高,船只利用风力的能力更强,因而也就更灵活。到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17楼.  埃及强大的战舰独步全球达一千两百多年,其他早期文明中,两河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的造船工艺也很强,巴比伦船只曾环航阿拉伯半岛,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曾经发现过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但由于具体环境所限,它们都没有发展出强大的战舰。从前2300年开始,基克拉迪群岛发展出可用于作战的桨船,埃及战舰的寂寞才宣告结束。但海上新霸主的诞生,还要延后几百年。这就是希腊文明,希腊最早的文明米诺斯文明,建立了强大的舰队,其造舰可能首创了龙骨和肋骨技术,而阿开亚人建立的迈锡尼文明则肯定发明了这些技术,因此希腊战舰成为全世界最坚固的战船。与此同时,另一个海上强梁腓尼基也兴起了。拥有战舰的文明国家的增多,必然导致水战的爆发。在前1501年到前1480年,埃及哈特谢普萨特皇后发动大规模海上远征,到达庞特,将硬木、香料、象牙、金银器皿、牛和奴隶等掠回塞布士,而人类有文字可查的第一次海战发生于前1210年,在塞浦路斯战役中,希泰蒂特斯的国王萨皮拉留玛斯二世打败与海上民族结成同盟的塞浦里奥特舰队,将他们的船只焚毁一空,可能是采用了火攻术。这是第一次有记录可查的海战(原文刻于陶板上)。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成百上千次,海洋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18楼.  无疑的,三列桨战舰是海军理想的装备,它的机动性非常好,可以采用撞击、接舷战两种方式作战,而且同样致命。希波战争中,希腊舰队击溃以埃及、腓尼基船只为主力的波斯舰队,一代海上强梁腓尼基遂一蹶不振。  
  但三列桨战舰远不是西方上古战舰的顶峰。约前400年,四层桨战舰出现;很快的,在公元前399年,以叙拉古的戴奥尼素为首的一个工程组建造了第一艘五排桨战舰。五列桨战舰对三列桨战舰的优势,最明显之处在于可载士兵多。罗马的五列桨战舰可载120名士兵,而前面说过,一般的三列桨战舰所载士兵不过14-30人而已,此外,五列桨战舰上有高塔,不仅居高临下,而且安装有弩炮或投石机,能够对敌舰舰体和船员进行相当强有力的射击。在其它方面,五列桨战舰具备三列桨战舰的全部优点,所以它迅速取代三列桨战舰成为海军的主力,在罗马,因为五列桨战舰头部往往有上翘的装饰性弯角,所以被称为“鹅船”。在希腊化时代和罗马崛起时代,五列桨战舰参加了每一次重大海战,为希腊化国家和罗马掌握地中海制海权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事情还远没有到此结束。既然船上的兵越多就越能够在接舷战中占据优势,那么巨大的船显然就比小船好。亚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19楼.  而我们知道,西亚和印度因为地理环境所限,在海军方面没有大的成就。于是,军舰领头羊的角色,居然被原先非常落后的中国人夺去了。
  在西汉之前的文物中,没有发现中国风帆的痕迹,直到东汉《释名》中才有了“随风张幔曰帆,帆泛也,使舟疾泛泛然也。”的记载。可见中国人会用帆比埃及晚了三千多年,比希腊晚近两千年(甲骨文上有的符号被认为是帆的表现,但既没有实物也没有其他文字或艺术材料作为佐证,因此可信度不高)。古代最重要的船只推进器尚且如此,其它就不用说了。不过中国在上古军舰方面的落后,同样只能归咎于环境所限:首先,太平洋不像地中海那样平安,风向和洋流都很复杂,对于上古简陋的船只来说非常可怕;其次,在中国三海附近,既没有文明国家,也没有强劲的对手,海军无用武之地,相反,陆地上却频繁发生战争;因此,仅仅用于渡过江河的小小桨船,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足够了。所以上古中国军舰没有什么成就。
  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中国也渐渐的学会了制造大船和进行航海。中国古代在造船方面取得的成就比较突出的有:一般用纵帆,即中国文明区内独有的可以转动的平式梯形斜帆,能根据风向 随时调整张帆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20楼.  宋以后,有两个情况促进了中国航海术的发展,一是前面说到过的造船技术的进步,二是司南的发明。在司南发明之前,由于缺乏航海经验,中国人不大敢深入大洋,司南发明之后,在海上判断方向就方便了许多,尽管早期的司南十分简陋,但毕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频繁的出现在大洋上了,于是中国迅速成为海上强国。这种进步到了明朝初期达到顶峰。代表就是古代史上最庞大的船只——宝船。对宝船的大小,争议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从近年来的材料看,我认为它的排水量在3000-5000吨之间,长约70米左右。即使按最小的估计:2000吨,也是一艘令人敬畏的巨船了。要知道,同期欧洲最大的船只排水量也只有两千吨而已。但这种巨船没有什么作战价值可言,它太昂贵(整个舰队中只有六艘),机动性也非常差——当然,也没有海盗能够攻击如此庞大的舰队,甚至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民族,也都没有一个能以海军跟中国舰队对抗。
  中国军舰的发展始终遇到本节开头所说的两个问题的困扰。随着封建社会后期自闭症的发作和倭寇问题的影响,中国海上发展萎缩了——因为倭寇隐蔽在沿海广大人民中间,明廷实在分不清谁是“倭”,谁是良民。于是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回复27   |< <- [1] [2] [3] -> >|

  登录 | 注册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24 09:03:09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