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完破《木牛流马》专题贴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8 人气1118 |< [1] >|
1楼.  建立这一贴,是为了在牛年中,将完整破解木牛和流马的依据与结论公开,接受网友的评论。
我讲究的是精确度、依据。想当然和盲目猜测是没有意义的。以往所有的“破解”,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还没有完整地理解诸葛原文的前提上。有些人以“部分内容不清楚”为发表长篇大论的附带说明;有些人将头上的东西说成屁股上的装置,还堂而皇之地作为博士论文,真让人笑掉大牙!
我在这里首先根据每次一个内容集中表达的方式与进度,以16次的篇幅,分别将诸葛原文中木牛8处、流马8处疑难问题作一解答性介绍,清理依据。然后再以现代的白话进行全文翻译。
其实我想清理的是破解的唯一依据。清理好了,一般人就都会做了!
今天本贴开张正逢元宵节。乘兴先把16处清单献上:
木牛8处:
1.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2.双者为牛脚
3.转者为牛足
4.“一脚四足”
5.摄者为牛秋轴
6.牛仰双辕
7.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
8.垂者为牛舌
流马8处:
1.改一字:板方囊高度矛盾
2.删一字:尺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2楼.  对于“人行六尺、牛行四步”的描述,独轮车说和四轮车说的解释,结合了“转者为牛足”的概念,认为是“牛行即足转,足转即牛行”。但是,如若确认“转即是行”,将会导致全文没有描述转向之转。作为一种对运输器具的描述,不提及转向,是极不合理的。可见,独轮车说和四轮车说对“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这一句并不能提出合理的解释。
其实,对“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这一句可以很客观地理解为:它同时表达了开步前行与步幅。按照这种解释,可以确认“木牛”至少应当兼具步行功能。
[楼主] 333  2011-04

3楼.  这句是描述脚的。这个“双”字究竟是“成双”的数量概念,还是“复式”的结构概念,还是“双功能”的功能概念?澄清这个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独轮车说认为“四足”为支撑柱;四轮车说则认为“四足”即四轮。二者对于“双者为牛脚”这一句几乎都是艰难地以“表达四足成双排列”来圆说。
原文是在刚刚写了“一脚四足”,没隔几句又写“双者为牛脚”的。按常理推论,寥寥数语的短文,没有可能对一个部件的数量重复表述。而且这先“一”后“双”,一脚成双数,四足成双脚等表述之间又是互相矛盾的。“成双排列”的解释实际上表达了原文作者文字组织水平低俗的观点,这与事实不符,因此可先予以否定。
在常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往往有双数,双倍,双人等。在机械范畴,常用的是双链、双套、双柄、双头等结构表达,以及双动力、双输出、双向、双配置等功能表达。“木牛”是一种机械,因此,在前已经用“一足四脚”表达过数字以后,这里使用“双”字有较大可能是既指双结构、又含双功能的意思。
我们的试制过程发现:将脚的前脚掌与后脚掌改造成为可分可合的结构(复脚),可以使移动式步行器在每一步都适时地形成一个承重的三角形支撑,  展开
[楼主] 333  2011-04

4楼.  足司转。这里的转,是平转换向之转,还是立转前行之转?如前文所述,如果将这里的“转”理解为立转前行,全文就没有了转换方向之转。所以,应当将此处的“转”理解为平转换向之转。
进一步推论,在当时“一点触地”的转向主导模式下,负责平转换向的“足”只能有一个。这个结论性概念,可以为下面的论证提供重要依据。
虽然推理如此,在实际设计上,独轮车的一轮,即可转向、又可前行的特点也绝非无可利用之处。这一点可以提醒:一足司转确定以后,同样不应排斥其在前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楼主] 333  2011-04

5楼.  将“一脚四足”与上面已经讨论过的“转者为牛足”一起研究,明显出现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一只的样式称为脚,还是四只的样式称为脚?几乎所有的理解和论述都在此产生了难圆其说的矛盾。独轮车说、四轮车说与步行器说在此处久经困惑以后,在实际理解和运用上都转而将其解释为表达器械的“一转四行”或“一转(兼行)四驻”的功能性内涵。
根据原文中“转者为牛足”,结合本文上述“木牛只可能存在一个转向足”的结论,尝试将此地的“一脚四足”调整为“一足四脚”,可以避免理解上的困惑。
[楼主] 333  2011-04
tieba123.com

6楼.  诸葛亮在这句话里描述了“木牛”的转向控制系统。结合前一句“细者为牛鞅”一起理解就是:“执行控制功能的细皮缰绳通过牛秋轴控制着木牛。”缰绳到达牛秋轴部位以后,转走内线,通过牛鼻子进入口腔、腹板、穿过车底板,系于“一足”之上,承担控制“一足”的功能。原文的这种描述,在以往遭受的完全是曲解与忽略。
[牛秋轴:牛鼻子上那根固定牵牛缰绳的木轴]
[楼主] 333  2011-04

7楼.  双辕(双操纵杆)是木牛的前进控制系统,即杠杆露出后车厢体的部分,供双手握住,上下摆动以驱车前行。双操纵杆也是选择前进方式的“换档器”:双杆上抬至极限,是全轮式;双杆上下同摆,是牛奔式;左右交替,是步行等等。“牛仰双辕”的正确理解应是“牛车的前进‘仰仗’对双辕(两根操纵杆)的操作来实现”,而不是“牛车上有两根往上翘起的车辕”。这句话和牛秋轴一样也遭到了长达1780年的忽视。
[楼主] 333  2011-04
123

8楼.  木牛流马应该能造出来。
是四条腿的,不是轮子。
我搜了下,发现网上现在有人造出。
古代的祖冲之也造出来过。
[楼主] 333  2011-04

9楼.  回复:8楼
对您的文章很有兴趣。请继续发表,以供学习。
各位网友不要用激将法来促进别人的成功,太急了容易出错。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不要争论,如果“抬杠”,结果会把大家都“抬”到西游记里去。
[楼主] 333  2011-04

回复8   |< [1] >|

  登录 | 注册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24 08:05:08 tieba123.com